近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医医院康复科建设的通知》,提出有条件的二级以上中医医院应设置康复科。到2025年,70%以上的二级以上中医医院设置康复科。
1
康复医疗千亿市场亟待挖掘
在当前老龄化背景下,以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为核心的康复行业“产业拐点"已经到来。
2020年我国60岁以上人口为2.64亿,占18.7%。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1.9亿,占13.5%。我国康复医疗市场规模也高速增长。2021年我国康复医疗市场规模达1011亿元,预计2025市场规模突破2600亿元,2020-2025复合增长率达26.1%。
相应的,以《关于加快推进康复医疗工作发展的意见》为核心的“政策拐点"随之出现,从顶层设计角度强调了发展康复医学的重要性与紧迫性,康复与养老成为下一阶段的重点民生话题。
实际上早在21年,“三级医疗康复体系”已经开始逐渐形成,全部三级医院设置康复科,二级医院转型康复医院,将康复引入社区。此次文件下发,极大的促进了“三级医疗康复体系”建立的进程。
据《柳叶刀》研究统计,中国是全球康复需求最大的国家,中国康复医疗服务市场的年复合增长率达到27.1%,与此同时康复医疗器械行业的平均增速约为20%左右,康复医疗器械行业已成为医疗器械这个朝阳产业的重要部分,具有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市场空间。
华经产业研究院统计显示,中国康复医疗市场服务总消费金额由2011年的109亿元增至2018年的583亿元,CAGR26.9%,预计康复医疗服务的市场规模2021年将达到1032亿元、2025年将达到2207亿元,康复医疗千亿市场亟待挖掘。
虽然政策支持下康复行业前景一片向好,但实际上仍有不足方面制约着康复行业的发展。据《柳叶刀》数据,中国有4.6亿人有康复需求。然而面对巨大的养老和康复需求,我国在医疗康复机构和人才方面都存在较大的缺口。
如今政策已经起到带头作用,还需要从加强康复医疗人才教育培养入手,增设紧缺专业,提升临床实践能力,扩大培训规模。
同时完善康复医疗服务体系,增加康复医疗机构数量,特别是在基层医疗机构中加强康复医学科的建设,提高康复医疗服务的覆盖面。拓展康复医疗服务领域、提高康复服务质量以及优化康复人才发展环境等措施。
然而,康复的未来果真如此一片向好吗?
总结一句话,在我国,康复医学这块起步得比较晚,发展也没那么快。
巨大的需求下,也隐含困难。
2
压在康复行业头顶的三座大山
01|缺口大却就业难
专家估算,我国现有康复治疗师约5万人,与国际标准每10万人口拥有50名康复治疗师相差超过10倍,因此存在巨大的缺口。
尽管康复行业急需更多的人才,但仍有大量的康复医学毕业生难以找到与行业相关的工作。
2024届高校毕业生总规模预计为1179万人,比2023年的1158万人增加了21万人,同比增长了1.81%。
面对当前经济发展和就业市场承压,就业压力陡增,据数据显示23、24年康复类毕业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根据中国就业研究所发布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的求职人数对比去年底增加了34.64%,但招聘需求却只增加了5%。
尽管康复大学拥有三所附属医院(康复大学青岛中心医院、康复大学青岛医院、康复大学青岛康复医院),但这些医院是否能够满足每年大量学生的实习需求仍是一个值得观望思考的问题。
02|行业调整延伸后的考验
在《国家职业分类大典(2022年版)》的公示稿中,康复治疗师和康复辅助技术咨询师被归属于康复矫正服务人员大类,并且对其归属、分类和工作任务进行了全新定义:
康复治疗师和康复辅助技术咨询师,归属于康复矫正服务人员大类;心理治疗师归属于医疗卫生技术人员大类;呼吸治疗师归属于医疗辅助服务人员。
这对于康复从业者而言,职业身份的明确无疑是一大利好,有助于提升职业认同感和专业度。这变化意味着康复服务不仅仅局限于医院里,它还在向着更多元化的方向发展,比如帮助人们通过运动、休闲活动来提升健康。
但将康复治疗师等职业归类于健康、体育和休闲服务人员,可能在公众认知中模糊了康复医学的专业边界,导致康复治疗师的专业性被低估,削弱康复服务在医疗体系中的地位。但实际上,康复治疗领域遇到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当前高校培养的康复专业学生往往不能立刻胜任复杂的康复工作需求。
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下,我们不难发现一个普遍现象:许多学生在完成康复治疗的学习后,往往仅限于掌握基础的操作技能,而未能全面深入地理解康复治疗的整体流程和其背后的科学原理。虽然能够确保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实际操作,但在面对复杂多变的康复场景时,却往往显得力不从心。
国内也有一些学校,如同济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和昆明医科大学等,已经在康复治疗教育上迈出了国际化的步伐。它们不仅注重学生的技能培养,更强调对康复理论、患者心理以及跨学科知识的全面把握。这种教育模式下的学生,往往能够在毕业后更快地适应工作环境,成为独当一面的专业人士。
然而,这样的教育模式在国内仍属少数。大多数康复治疗师在毕业后,仍需经历一段较长时间的规范化培训,才能逐步将所学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这段培训期不仅是对学生专业知识的检验,更是对其综合素质和应变能力的磨练。
在康复服务向多元化扩展后,如何保证所有服务提供者的专业水平和服务质量成为一大挑战。特别是在非医疗环境下,如体育俱乐部、健身中心等,缺乏严格监管可能会导致康复服务质量参差不齐,影响康复效果和行业声誉。
03|发展受阻,价值低估
“职业认同感低、晋升路径不通畅。”是目前康复医疗从业人员的普遍感受。
康复治疗师领域正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包括执业资格认定机制不完善、专业技能和服务质量的显著差异,以及缺乏明确的职业晋升通道。
据了解,康复治疗师的薪酬情况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和行业不均衡现象。全国平均月薪约为5000元左右。具体到不同城市,一线城市(如北京、上海)的康复治疗师月收入范围在6000至15000元之间;二线城市(如杭州、南京)的月收入多在3000至6000元之间;而在三、四线城市则更低。
康复医疗服务领域长期面临着资金支持不稳定且不足的困境,这一问题在医保支付体系的局限性中尤为突出。医保是很多人获取康复服务的主要支付手段。然而,当前医保支付体系可能对康复服务的覆盖不够全面或者报销比例有限,这意味着患者需要承担较高的自费部分,这直接限制了患者寻求康复服务的意愿和能力。对于康复医疗机构而言,如果大部分潜在患者因为支付问题而不来就诊,就会直接影响到机构的收入稳定性。
现行医保支付模式可能更适用于急性病治疗,对需要长期、持续性投入的康复服务的支持不足,使得康复医疗机构在高成本运作与医保支付额度之间存在较大差距,难以平衡收支。
康复项目在医保中的低定价,以及不合理的费用结构,直接拉大了康复治疗师与临床医师之间的薪酬差距,加剧了行业内部的经济压力。
人才供需间的鸿沟非但没有缩小,反而愈发扩大,形成了康复医疗行业发展中的一大痛点,也打击了新血液想要投身康复领域的积极性。
|